蔬菜大棚生产四误区
蔬菜大棚生产技术的推广,对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,丰富市场供应,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但一些地方在大棚蔬菜生产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,有必要加以引导,使之尽快步入健康发展之路。
一是布局分散,管理不善。一些农民的大棚建设多数是自己承包田里一户发展一个或几个大棚,极为分散,而且种植品种多样,缺乏能形成一定市场供应能力的特色品种,所种的菜样样有,样样少,引不来客户。因此在建大棚中要坚持集体调整土地,连片集约发展,品种布局合理,更要有主导龙头产品,形成一定的市场供应能力和辐射力,这也便于实施产业化经营、系列化服务,方便销售。
二是规模小,档次低。时下农民建起的蔬菜大棚大部分是一些简单的中、矮棚,不仅光照不足,有效种菜面积少,浪费人工和能源,而且整体效益很难提高。因此在建大棚时要舍得投入,档次要适当,大力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,使之具有钢筋骨架、棚架高、跨度大,有效使用面积多,能实施反光幕、软管渗灌等现代农业科技技术。虽然一次性投入成本大,但却免除了漫长的冬季烧煤保温之劳,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,延长了使用年限。
三是蔬菜过分抢早上市,导致效益下降。许多农民发展大棚菜生产的心理是:“抢早不赶晚”,想方设法使蔬菜在冬季或淡季上市,以求卖上好价钱。结果是一起上市,集中出售,价应高而不高;相反错过这一时节蔬菜却上市少,造成市场供应紧缺价格不断上升,可是无菜可卖。因此,在大棚种植时要掌握好市场变化和人们的心理状态,学会分析市场和预测市场,必要时错开生产季节,不随大溜跟着别人跑,不凭往常跟着感觉走,真正做到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办事,合理安排生产时间、品种、数量,使之真正发挥其应有的“高产、优质、高效、低耗”的作用。
四是忽视技术的引进、推广。部分农民虽然建起了大棚,但在生产中由于没有真正掌握先进的配套生产技术,高投入、低产出现象屡见不鲜,从而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。因此,要想使蔬菜保护地生产实现高产高效,关键还在于要掌握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,用科学的技术指导蔬菜生产,实行高产、高效。
携手六道福种下幸福树,关注我,下期带你了解更多农业知识~